24H服务热线:15609582120

以“民生”亮色绘就时代“幸福”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2-10-08 分类:保洁新闻
据统计,暖民心行动实施以来,合肥新增7家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,培训家政服务人员7.92万人次,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.55万人

8020d387-ca52-4b01-ae46-098f88612404.jpg

干净整洁的四湾菜市。 记者 郭如琦 摄

发展为先,民生为本。兜牢民生底线,让教育、养老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公平普惠;深入实施暖民心行动,让群众天天有感……

十年来,合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,紧紧围绕保民生惠民利,做大做强民生“蛋糕”,推动全市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取得丰硕成果,实现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支撑,同步跨越的共赢局面。

聚力“七有” 增进福祉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2012年以来,围绕学有所教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等“七有”目标,合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,筑牢百姓幸福根基。

“以前上下楼时,经常走两层就要歇一会。现在有了电梯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70多岁的陈老太兴奋地说,“你看,我买了这么多菜,轻轻松松就拎回家了。”

加装电梯“上岗”,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。2019年以来,合肥出台《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》,给予20万元/台的电梯加装补贴,开工建设既有住宅加装电梯938部,解决了34958人的“上下楼”难问题。

十年来,聚焦住有所居,合肥还聚力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问题,全市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241个、29.74万套,约20万户家庭出棚进楼;改造老旧小区1265个,惠及136.79万余人,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。

同时,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全市投入农村公路建设151.54亿元,新改建农村道路1.42万公里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89处,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。

就业是最大民生。聚焦劳有所得,合肥将扩大“就业和再就业”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。

“十年来,全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年提高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98.36万人,年均增加19.84万人。”市财政局副局长孔天华介绍,合肥对重点群体分类施策,其中就业见习财政补贴由800元/月/人提高到1400元/月/人,实现就业政策全覆盖、零死角。

数据印证成效。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.32万元,同比增长10.2%,增速分别高于全国、全省2.0和1.2个百分点,是2012年(2.54万元)收入的2.09倍,年均增长8.55%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081元增长到26856元,连续十年跨千元增长。

“一老一幼”,牵动亿万家庭。老有所养、幼有所育,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。

十年来,合肥投入45亿元支持养老事业发展,建成县(区)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2家、街道(乡镇)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41家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456家。2021年年底建成养老机构床位数3.19万张,其中护理型床位1.7万张,占比达到53%,15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比例达到57.99%,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床位占比达到64.93%。

“合肥还打造智慧养老示范工程34个,先后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、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、全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城市、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4项国家级改革试点,让困难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晚年。”孔天华说。

破解“入园难入园贵”,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。十年来,全市学前教育共投入15.16亿元,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88所,新增学位15.8万个。现有托育机构835家,累计可提供托位3.08万个,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.26个。

“目前,全市在园幼儿36.1万人,在园幼儿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为55%和89.5%,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37和27.4个百分点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96.97%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.9个百分点。”孔天华说,合肥已基本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、覆盖城乡、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,有效缓解幼儿入园压力。
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。聚焦学有所教,十年来,全市教育投入超过2000亿元,累计新建、改扩建中小学项目353个,累计新增中小学学位58.6万个。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213所、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(教学点)智慧学校41所,覆盖率达100%。初中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12.86、24.3个百分点。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,实现学段、公办民办学校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个全覆盖。

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,十年来,合肥累计投入610.9亿元,基本公共卫生人均补助标准从25元/年/人提高到79元/年/人。2021年,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、执业医师数、注册护士数分别较2012年增长53.39%、68.04%、77.83%。重点开展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、市二院老年护理院、市妇幼保健院西区等新院区建设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50元提高到610元,增长144%,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%左右。

合肥“社会保障网”也越织越密。截至目前,全市在册低保对象14.6万人,特困人员3.1万人,共发放保障资金11.7亿元。妇女儿童三级预防网络初步建立,低保重性精神病人实现免费医疗救治,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
心系群众 情暖民心

2022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部署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,拉高标杆、精心谋划、强化调度,有力有效推动10项暖民心行动落地生效。

“家里需要保洁,我都通过合肥市家政服务平台预约,保洁人员都会持证上门,让人很放心。”家住滨湖蓝鼎社区翰林园小区的林女士为家政员“一人一证(码)”点赞。

为了让老百姓放心找家政,合肥市率先建设合肥家政服务平台,通过整合政府部门数据,为家政员建立信用档案、发放家政服务证,推行一人一证(码)。

“市民通过查验证件二维码即可知晓家政员基本情况、健康状况和技能等级等信息。”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提升放心家政市民知晓率,平台还联合九姑、宇良、齐芳、迎宝贝等30余家家政企业进楼宇、进社区、进商超。

放心家政是10项暖民心行动之一。据统计,暖民心行动实施以来,合肥新增7家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,培训家政服务人员7.92万人次,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.55万人。合肥家政服务平台入驻家政企业137家,培训机构12家,发放家政服务证1.2万余张,实现保姆月嫂、养老护理、陪护、清洗、收纳、维修等15大项51小类的家庭服务线上预约。

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相关,尤其对于幼儿来说,口腔健康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,不容小觑。健康口腔行动也是合肥正在开展的10项暖民心行动之一。据了解,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完成24979名6~9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,46210名3~6岁儿童局部涂氟,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牙椅数增加16张,组织基层口腔医护人员专业培训200人次,开展健康口腔进校园宣传活动152场次。

小菜场,大民生。打造文明菜市,也是落实暖民心行动的重要举措。当前,我市对不达标菜市正开展整治和改造提升,让菜市场环境更整洁,老百姓的“菜篮子”拎得更舒心、更放心。截至目前,完成17个城区菜市、39个乡镇菜市整治。

“新徽菜·名徽厨”活动如火如荼。徽菜师傅技能培训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,合肥遴选60家徽菜技能培训定点单位,确定下塘烧饼、吴山贡鹅和三河米饺3个徽菜师傅培训项目,目前已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3156人次。同时,全市新增徽菜连锁企业21家、连锁门店93家;推出16道省级特色美食、11家省级特色美食体验店、1个省级特色美食体验街区、2条特色美食旅游线路。

“2022年计划投入16.22亿元,快速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。”孔天华说,截至8月底,就业促进、新徽菜名徽厨、老年助餐服务、安心托幼、快乐健身、放心家政、老有所学7项行动及38项监测指标中34项指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已拨付各级财政资金14.95亿元。

全力以赴 护航幸福

“财力保障是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,也是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。”孔天华说,十年来,全市民生支出由434.4亿元增加到1062.9亿元,年均增长11.5%。202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6.9%,较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。其中,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066亿元,年均增长7.7%,人均受益1.18万元。

创新绩效管理,让民生保障更科学。2013年,合肥出台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暂行办法,在全省率先开展绩效评价工作。2021年,实现民生工程项目绩效目标全编制,并采取“中期单位自评+年终部门评价+民生办重点评价”新机制,实现民生工程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。

“我们还坚持民生工程项目按月公示制度,明确公示责任、公示内容、公示时间,实现网上‘晒’民生,推动民生政策公开、过程透明。”孔天华介绍说,在落实省级特邀监督员工作机制的同时,各县(市)区公开选聘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并签订服务协议,共组织259名群众代表、106名人大代表、57名政协委员加入义务监督员队伍,全程参与监督民生工程实施,共同维护、发展好民生工程品牌。

加大管护落实,长久发挥民生工程效益。据了解,从2013年出台《关于建立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机制的意见》开始,全市系统建立了民生工程后期管护制度。2021年,针对民生工程建后管养仍存在资产管理不规范、社会资本参与不多、管护方式单一等问题,经市政府同意,研究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的意见》,将资产分为纯公益性、准公益类、经营收益类及确权到户类四种属性,分别确定不同的管护方式,并鼓励采取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等多方式参与建后管养,提高管护效益。

·本报记者 葛清政·